您好,欢迎访问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bandao sports!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0514-84232894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扬州市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bandao sports

咨询热线:

0514-84232894

18605244980

半岛综合体育加大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供给构建多方联动未成年人安全保障体系

发布时间:2024-02-03 09:47:58人气:

  半岛综合体育加大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供给构建多方联动未成年人安全保障体系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0~17岁的未成年人遭受伤害,其中有超过6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另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比高达95%以上,相当于每天有140多名儿童溺亡。特别是进入2024年1月份以来,连续发生了河南方城“1.19”、江西新余“1.24”两起重、特大火灾事故,造成50多名学生死亡。因未成年人死伤事故牵涉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公众反应强烈,未成年人安全也因此成为公共安全的兜底性工程。通过多年努力,各级各类学校虽然建立了基本的安全保障体系,安全程度不断提升,但学校安全教育内容供给单一、校外监管薄弱、未成年人安全环境治理相对滞后,未成年人的安全环境依然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校安全教育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形式单一。教育部每年暑假都发文部署安全工作,针对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印发《暑假必备防溺水指南》等指导文件半岛综合体育官方网站,2021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在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从调查情况看,目前中小学尚未建立统一的安全教育课程标准和规范,各地区、各学校安全教育缺乏统一指导,一些省会城市的中小学校至今未配发专门的安全教育教材,地县及以下部分学校安全教育薄弱,学校安全教育内容供给不足。同时,因安全教育无关升学,部分学校安全教育课时被挤占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中小学校的防溺水、预防火灾教育课程不具备实操演示条件,停留在简单的课堂说教式灌输,教育内容与安全场景脱节,实操性、针对性不强,学生对存在的潜在危险认知不足,甚至存在认知空白,无法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从每年暑假连续集中发生未成年人溺亡事故看,似乎陷入“溺亡—发文—溺亡—再发文”的循环,凸显当前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滞后性和教育内容的单一性。

  二是安全教育中的形式主义不容忽视。以当前中小学推行的“安全教育平台”为例,绝大多数学校要求学生下载手机APP自行登录学习,因学校和家长对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严格管控,致使本该由学生完成的安全教育内容由家长代替,通过打卡代学、点赞积分、刷题计分等手段,为学生“刷分”的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该平台开通后,将禁毒教育等内容移到线上,且内容设置极不合理,在一些问答的设计上,严重脱离未成年人认知的现象在全国各地较为普遍,线上安全教育效果堪忧。如2023年9月某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讲堂公益活动,在全国多地变成“强制家长”下载抖音、每日打卡、任务截图的“怪现象”,要求“必须拿证”,将学生的普法教育强加给家长,或由班主任统一代学,诸如此类针对中小学生的线上教育大同小异,学校安全教育沦为形式主义,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引发家长群体不满,也无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

  三是校外安全治理体系亟待加强。近年来,溺水事故成为我国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事故的“头号杀手”,其中1~4岁儿童群体的溺亡率最高,将近70%的溺水意外发生在乡村,其中尤以缺少陪伴和照料的留守儿童居多。从溺水地点看,大多在无名野塘、山塘、沟渠等场所,也有一些干流河道和水库等。调查发现,此类地域大多属于乡镇街道、社区、经营主体“三不管”的无人看管地带。从当前中小学安全防治体系看,校内校外存在内紧外松、假期真空和不同主体“各管一段”且监管缺位的问题。2022年7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公安、水利、农业农村部门对行政区域内的开放水域逐一进行摸排,摸清权属主体,建立工作台账,推动明确责任单位与责任人,逐一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还特别强调要在水域周边设置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推进落实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四个一”建设,进行全天候监视防范,但因部门协同性差,绝大多数发生溺亡事故的场所并未设置警示标志,权责主体不清,特别是开放水域、灌溉机井等隐患场所存在监管空白,“不死人无人问津”的现象较为普遍,“湖塘溺亡”“机井吞人”等事故时有发生,且受害者大多是未成年人,校外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习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安全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迫切需要校地共治,构建多方联动未成年人安全保障体系。

  一要加大学校安全教育内容供给。适当加大校内安全教育课时比例,探索建立优秀消防员、游泳教练员、交通、公安干警等人员兼任校园安全教导员机制,定期开展实践性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校园安全教育的针对性、专业性。加强中小学校生命安全教材建设,结合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校内外多发性安全事故和城乡地域自然环境等特点,编发专门安全教育教材,确保基本安全知识应知应会,提高未成年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快推进校园安全教育智能化,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和设备,以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和拓展生命安全教育内容、载体,提高安全教育质量。

  二要增强安全教育的实践性。应积极拓展校园安全教育机制平台,支持学校与消防部门、游泳场馆、公益组织等单位共建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加快推进防溺水、防火灾等安全教育内容场景化、避险仿真化、认知情景化,通过形式多样的安全实践和身临其境的体验,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应压实常态化安全教育主体责任,改革安全教育机制平台,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及其心理特点,开发差异化教育内容,特别是加大线下场景化、情景化教育内容供给,加快推进学校安全教育与校外安全监管有效融通。建立安全教育校长、分管副校长、年级班主任分级责任制和校长选拔任用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坚决纠正安全教育家长代学、刷课等形式主义等问题。

  三是加快构建多方联动的安全保障体系。校外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单靠教育部门无法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安全问题。一方面,压实有关方面的安全保障职责。学校、街道、社区等各责任主体应强化“安全不放假”的意识,针对溺水事故人数上的“集群性”和空间上的“集中性”特点,定期开展节假日前户外安全大检查隐患大排查,明确坑塘、湖泊、码头、河道等开放水域和特定水域责任主体,加快推进安全警示标牌,安全隔离带、防护栏设置全覆盖。统筹各方力量,以街道社区、乡镇村委为单位,按照分区包片原则,由应急部门主导,各有关责任主体协同,对区域内安全隐患点、风险点实行网格化监管,切实压实运营监管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建立家校安全保障机制,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父母残障等家庭监护可能缺位的情形,建立重点监护对象清单,落实节假日监护责任,最大限度杜绝“失管”“失责”造成的安全事故。第三方面,加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供给,推动游泳场馆、体育场馆和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在各类科普场馆、乡村社区开辟未成年人活动场所,配备必要救生人员和装备,减少或控制部分未成年人流向安全风险地域,减少溺亡等安全事故。(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