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应有序开放--健康·生活--人民网据报道,北京邮电大学近日贴出一纸通告,田径场地需凭本校师生证件才可进入,打破了周边居民十几年来养成的晚饭后去操场遛弯的习惯。
去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对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开放对象、收费标准、安保机制做出规定。可是,《实施意见》出台不过1年的时间,高校体育场却屡屡传出对校外人员说“不”的消息,让人感慨。
高校体育场馆谢客的确事出有因:人员大量涌入,纷乱嘈杂,比如几支暴走团占据四五条跑道……场地显得极其拥挤,师生意见很大,也增加学校的管理成本。一旦发生意外,正常的教学安全如何维护?市外受伤谁来负责?增加的管理成本谁来买单?这些问题半岛综合体育入口,使高校减缓了开放体育场馆的步伐。
但是群众的呼声也必须重视。一来大学资源属于社会公共资源,公民有权利分享。二来《实施意见》已经颁布并实施,高校体育场馆谢客与此相悖。其三,全民健身运动正在蓬勃发展,相对应的却是公共场馆严重不足,而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在全国的体育场馆中,学校体育场馆占比达66%。高校体育场馆“难进”甚至“不让进”有违高校的平等包容精神,也与期盼开放的相悖。
要想解决矛盾取得共识,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做好。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拓宽体育锻炼场所。其次,要厘清高校的安全责任、管理责任,必要时探索由社会公益性质的中介机构介入的办法,整合学校运动场馆的供需资源、管理资源等,参与相关管理与维护,卸下校方的管理重担,逐步建立起大学校园开放的长效机制。最后,还是老问题——公共素质问题。高校体育场馆也好,公园也罢,所有涉足者都要提高文明素质,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不要将一己之私凌驾于他人利益及公共利益之上,用文明的举止、良好的修为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的有序开放,共同营造利己利人的和谐氛围。(斯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