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综合体育官网故事里的沂蒙丨拥军支前的英雄群体——沂蒙六姐妹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的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涌现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拥军支前女英雄群体,这便是“沂蒙六姐妹”。“六姐妹”的名字分别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让我们回到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一起探寻“沂蒙六姐妹”的英雄事迹。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即将打响,150多户人家的烟庄,成年男子都随部队上了前线,就连六七十岁的老汉也给解放军带路去了。村里只剩下了妇女和儿童。解放军为了创造围歼整编七十四师的战机,主要的活动区域就在烟庄一带。由于部队驻扎和活动在附近,慰劳部队,安排食宿,需要有人张罗;区上派下来任务,也需要有人操办。当时村里留下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因腿有毛病,行走不便;而且,乡亲们为躲避敌机轰炸,都疏散到山沟沟里去了,下个通知都要跑遍几座山,很多工作都无法完成。这种状况“六姐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大家合计,一致推举张玉梅当村长、伊廷珍当副村长,其他人分别担任文书、财粮员、公安员等职务。有了“六姐妹”的张罗和组织,解放军到了烟庄,她们全部都办理得顺顺当当、妥妥帖帖。
有一天,区上来了一道紧急通知,要求烟庄村给解放军骑兵的战马准备草料5000斤。“六姐妹”都裹着小脚,伊淑英还怀着身孕,但是她们还是扛上秤、拿上账本翻山越岭,一道道山梁、一户户人家地进行动员,收齐草料之后再指挥着妇女们将一担担谷草、一袋袋豆料按时运送到指定地点。完成这项任务不久,她们又接到了在两天内将5000斤粮食加工成煎饼运送到前线的任务。当时全村除了军属和老弱病残,能烙煎饼的不过70人,两天内每人要烙70多斤粮食的煎饼,完成任务的艰巨程度可想而知。为了加快进度,“六姐妹”除了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还主动包下了十几户军属的任务。烙煎饼期间,张玉梅一天没顾上吃饭,晕倒在鏊子边,醒过来喝了点水、吃上几口东西又接着烙起煎饼来;公方莲由于劳累过度,烙煎饼时打瞌睡手被烫伤了好几处,但她仍然忍痛坚持把煎饼烙完。在“六姐妹”的带动下,乡亲们加班加点、齐心协力完成了任务,把煎饼按时送到前线日,天还没有亮,村里开进一队解放军,担架队和伤员也随之到来。“六姐妹”赶紧带领妇女们给伤员包扎伤口,给战士发慰劳品。部队驻扎期间,区上接连发了3道紧急通知,下达了5天做245双军鞋的任务。接到任务后,“六姐妹”又带领烟庄村的妇女们拿起针线,争分夺秒地缝起了军鞋。冀贞兰在做鞋的时候,发现布不够了,就将自己正穿的衣服大襟撕下来做了鞋面。
孟良崮战役打得最激烈的时候,“六姐妹”接到了往前线运送弹药的任务。她们带领着村里的妇女,冒着战场的炮火,二人一组抬着50公斤重的弹药箱,翻越20多里的崎岖山路将弹药送到前方的炮兵阵地。她们还不顾个人安危掩护部队转移,杨桂英4岁的儿子被炮弹震聋了耳朵。
据统计,整个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期间,“六姐妹”带领全村共计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筹集军马料草3万斤,洗军衣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1947年6月10日,鲁中军区机关报《鲁中大众报》以《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为题报道了她们的事迹,称她们为“沂蒙英雄六姐妹”。从此,“沂蒙六姐妹”的名字传遍了整个沂蒙山区。
新中国成立后,“沂蒙六姐妹”依然坚持爱党拥军,除将自己的儿孙送到部队之外,还捐钱捐物慰劳子弟兵。2007年,“沂蒙六姐妹”被解放军总部、民政部、解放军报社评为全国“爱国拥军十大新闻人物”群体。2009年,一部以她们为原型的电影《沂蒙六姐妹》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在全国公映,再一次感动了全国观众。如今,虽然“沂蒙六姐妹”都已离开了人世,但是她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仍为人们所传颂半岛综合体育网页版,而且将一直传颂下去。